【上海·考察】6.24 | 秋霞圃访古——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 天天快讯
嘉定古称“疁城”
是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名古城
(相关资料图)
秋霞圃,以及不远处的
文庙、汇龙潭及州桥老街
构成了古城生动的人文历史网络
秋霞圃的园名取自
《滕王阁序》中的名句
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
在江南园林里比较小众低调
但可谓是上海最美园林
无论是叠山理水、庭院赏石
还是其独特的历史人文传统
都可颉颃苏州名园
我们的老师伊朗羊
是研究园林文化的学者
通过一天的游园活动
带你一览历史名城嘉定的风流余韵
一起品上海最美园林
说疁城峥嵘往事
///伊朗羊
园林文化讲读人 明式家具设计师 潜园主人 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,文学硕士。前媒体人,现任职于一家研究机构。曾在以色列海法大学、中国台湾辅仁大学、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高校交换学习。论文《“元者,气之始”:董仲舒论“元”“气”与“元气”的关系》发表于核心期刊《跨文化对话》(第39辑)。曾获得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优秀硕士论文(2017),上海新闻奖二等奖(2018)等。 /// 锦带花详细介绍
秋霞圃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,由三座私家园林明代龚氏园、沈氏园、金氏园和邑庙(城隍庙)合并而成。该园分为四个景区:桃花潭景区(原龚氏园)、凝霞阁景区(原沈氏园)、清镜塘景区(原金氏园)及邑庙景区。秋霞圃与松江醉白池、上海豫园、南翔古漪园、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,园内建筑大多建于明代,秋霞圃在五大园林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明代园林特色。
总览造园历史,始于明正德、嘉靖年间(1506-1522),园以山取胜,池水环绕,曲折回旋,反觉幽深。布局精致、环境幽雅,小巧玲珑,景物与色彩的变化都不大,以清水池塘为中心,石山环绕,古木参天,造园艺术独特。秋霞圃中心有一大池名“桃花潭”。西部是池上草堂,“舟而不游轩”建于池南一湾中,原都是饮茶、弈棋和垂钓、观鱼的地方。池西北矗立一座黄石假山,临池映照水中,更显洞堑幽深,曲折盘道弯环,逶迤漂移不定,引人入胜。立在旱船头上观景,山光潭影,一片诗情画意。
黄石假山上的“即山亭”为一旧景,登临可尽览园景,也可眺望远处城堞,故前人有“陌上女郎连抉出,即山亭子探春来”句。山后有“近绿轩”,山前水上有“扑水亭”,都是登临佳处。站亭中望水面波光粼粼、清澈见底,湖中游鱼来回穿梭于湖石之间。湖石形状各异,有的像鳌头、有的像鹰嘴、有的近似骆驼、有的状如老牛,皆维妙维肖,妙趣横生。桃花潭之北有一别致的古典建筑“碧梧轩”,为园中主厅、会客之所,俗称四面厅。
厅前有月台,台左右有两棵百年历史的盘槐,枝桠虬屈,形似龙爪。厅正中高悬“静欢自在”“山光潭影”二匾。两壁和屏门上挂有名家书画。后厅有小院,置假山桂树。厅东有幽雅的“枕流漱石轩”,建于清镜塘上。绕到池东,过三曲桥沿山防水而行,过矾岸断岸,眼前又现一座小石桥,山壁上有“涉趣桥”3字,此为“嘉定四先生”之一娄坚手书。过了石桥再往前走,便又回到“舟而不游轩”。绕池一圈游完秋霞圃园景,会感到这座古典园林建筑正体现了“小中见大”、曲折有致的特点,令人回味无穷。
秋霞圃的个个景观都紧密有序地散置在这小小庭院之中。进门穿过别致的门楼,一条铺花小路从花坛处岔开,伸向西面一道门,粉墙石竹,托出门内的仪慰厅。这儿是迎宾所在,花竹遍植,一派幽雅气象。就在这花墙小院中,藏着丛桂轩。取《楚辞·小山招隐》“桂树丛生今山之幽”句意。临轩遍植挂花树,长年绿叶扶疏。坐在轩内小憩,向东远眺桃花潭水,朝南入夏有芭蕉摇曳,迎风消暑。朝西,可望一小院内花丛老桂,秋景盎然。朝北依山,青松挺秀、晴雪耀金。
部分图源:未央老师的小红书平台/// 锦带花活动费用
268元/位识别二维码报名
集合时间:6月24日周六 14:30
集合地点:秋霞圃门口集合
报名后有事退出怎么办?
集合时间前24小时可以全额退款;24小时内无法退款。
更多线路详情点击查看